Syst. ed. 10, 1288. 1759.
常绿乔木,高达5m。小枝粗壮,无毛。叶互生;托叶卵形,长1. 5-2mm;叶柄长1. 5-3cm,顶端具2枚腺体;叶片近革质,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6-8cm,宽3-4.5cm,基部阔楔形或钝圆,边缘全缘或具浅小圆齿,两面无毛,背淡绿色,先端急尖,侧脉约10对。花雌雄异株;雄花序穗状,长3-4.5cm,1-2枚生于叶腋;苞片紧密覆瓦状排列,阔卵形,长约2mm,肉质,全缘,基部的腹面具2个腺体;小苞片披针形,长约2mm,基部两侧各具1个腺体;雄花:单生于苞腋;萼片3,披针形,长约1mm;雄蕊3枚,花丝比萼片长,长约2mm,花药球形;雌花序总状,长2-3cm,有花10朵以上;苞片和小苞片与雄花序相同;雌花:单生于苞腋;花梗比雄花的长;萼片3,阔卵形或三角形,长约1.5mm;子房卵形,花柱3枚,离生。蒴果球形,直径约1cm,具3浅沟。种子球形,长4mm。花期:1-9月。果期:1-9月。
产地:南澳(张寿洲等 1739)、福田(张寿洲等 459)。生于海岸疏林中或红树林内缘。为红树林植物之一。
分布: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和广西。印度、斯里兰卡、泰国、柬埔寨、越南、菲律宾及大洋洲。